首页

广西八奶奶调奴的视频

时间:2025-05-23 05:31:36 作者:一见·从总书记的考察足迹,看徙木立信、化风为俗 浏览量:78418

  梁思成先生在第一眼见到这座气势磅礴的木塔时感叹,好到令人叫绝,喘不出一口气来半天!这塔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。

  这座建于辽清宁二年的木塔,本名其实叫佛宫寺释迦塔。因为它曾经是应县最高的建筑,也是应县的地标,被大家习惯性地称作为应县木塔。

  靠近它的一刻,历史就不再是课本上生硬的词句,千年这个词也变得触手可及。两万多个构件扑面而来,给人以震撼和壮观的感受。

  应县木塔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,且唯一一座木构塔式建筑。木塔继承了唐宋建筑风格,又内含辽代契丹民族的雄浑、朴实,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性建筑。

  多年前,梁思成先生通过精细测绘,揭开了这座“木结构史诗”的神秘面纱。它高达67.31米,底层的直径有30.27米,全塔耗材红松木料2600多吨,纯木结构,无钉无铆。

  在900多年的岁月里,虽历经40余次地震和200余次枪击炮轰,却始终岿然屹立而不倒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便是连接各个木构件之间的榫卯结构,相互制约又相互增强,在这复杂微妙的互动中,榫卯结构一次次达到和谐的平衡,也集合了古代人的建筑智慧。

  它不仅庄严雄伟,还体现着完美和谐的视觉美感。

  塔身呈现八角形,外观五层六檐,实为明五暗四九层塔,举折平缓的层层挑檐,与制作精致的攒尖塔顶和造型优美的铁刹组合在一起,显得雄壮而华美。全塔上下有59种不同形式成百上千朵斗拱,犹如朵朵盛开的莲花,装点于塔身各处,堪称“斗拱博物馆”。

  塔内的辽代彩塑精美细致、各具情态。色彩鲜艳的壁画和华丽的藻井,更是为我们展现了千年前的辉煌。明成祖朱棣说它是“峻极神工”,明武宗朱厚照说它是“天下奇观”。应县木塔的塔身上有六十多幅匾联,是历代对应县木塔极高建筑水准的感叹,更是对古代那些不知名的工匠高超技艺的赞叹。

  如今,这座让梁思成喘不上气的建筑史奇迹仍屹立于世。

  塔龄计时装置不断跳动的数字,好像在展示其近千年叹息中的一场苦旅。山河岁月中的神迹总要靠近方能仰望,“永镇金城”是木塔的诞生,那就由我们来守护木塔的下一个千年。

责任编辑:【李季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平安抵京,将进入隔离恢复期

在投资领域,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认为,一揽子增量政策涉及的续建基础设施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、高标准农田建设、地下管网建设、城市更新等,都是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重点领域。这不仅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,打通经济循环,还将夯实经济发展基础,便利民众生活,提升国家民生保障能力。

北京体育大学新任党委书记到任

7月份,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.4%,降幅比上月收窄1.0个百分点;环比下降0.2%。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6.1%,降幅比上月收窄0.4个百分点;环比下降0.5%。1-7月份,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.2%和3.5%。

中方回应图瓦卢新任总理涉台言论:应当选择站在历史正确一边

谈及朔尔茨此行,汉堡驻中国联络处首席代表潘桦对朔尔茨能来到汉堡的友城上海“十分欢迎”,“我们希望通过朔尔茨此行,深化双方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,也希望有更多货物能通过汉堡港往来于欧洲和中国之间。”

吴邦国同志生平照片

封建农奴制在西藏有悠久的历史。三大领主土地占有制从公元10世纪开始就逐步形成,并迫使所有农奴与他们建立起人身依附关系。和平解放前,长期实行的封建农奴制度,逐渐形成占西藏总人口不足5%的农奴主占有西藏绝大部分生产资料,垄断着西藏的物质精神财富,而占人口95%以上的农奴和奴隶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。三大领主通过占有农奴人身,将其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,绝对禁止逃亡。与此同时,寺院长期垄断教育,且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僧人更是少数,导致西藏人口的文盲率一直居高不下。自给自足的经济、三大领主的压迫、神学禁锢的思想、对外隔绝的环境,使得西藏社会长期处于一种步履蹒跚的状态。

山西2024年春运累计发送旅客1460.61万人次

曾被雾霾笼罩的天空逐渐被擦亮,水环境质量发生转折性变化,山川大地绿意愈发盎然。2023年,我国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5.5%,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(Ⅰ—Ⅲ类)断面比例为89.4%。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连续40年实现“双增长”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